第378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笔趣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78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8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

  “等御膳房完善此菜肴做法,寻一月献于陛下便是,毕竟此上之制法太过粗陋,定难味美。”

  长孙皇后自是知庖厨之术的,一眼便看得出来这文字注解实在太过简略,单以文火慢炖而不加他物,怎么可能做出这般色泽可口,令人食指大动之菜品?

  听闻皇后这样说,李世民方才点了点头,不再记挂。

  随即若有所思道:

  “这养豚之法,当令太仆寺典牧署规整其术,推广天下。”

  杜如晦与房玄龄对视一眼,领命记下。

  历经乱世两人再明白不过,想要令健儿身强体壮,那便要能粮肉兼食才行。

  这历时千年总结的育猪之法,也自然可称珍贵。

  【家猪受限于肉料比的问题,要一直到带明才研究出了比较完备的肉用养殖方式。

  但缺了猪也并不意味着古人就吃不上肉了,除去众所周知的牛羊之外,最受古人欢迎的当然还是鸡。

  这种最常见的家禽饲养方法简单,在经过春秋战国的探索之后,至少在汉朝时养殖方法就已经相当完备,出现了零星的规模化养殖的记录。

  但因为鸡贫弱的抵抗力的问题,规模化养殖在汉代很快就无疾而终,此后的封建时代基本再也没见过规模化养殖的记录。

  而这个问题在古代基本属于无解,一直到要到现代有了大量的廉价抗生素之后,养鸡场会被传染病团灭的问题才算有了解决的希望。

  毕竟,就算古人突然打通任督二脉用蒸馏法制造出了大蒜素这种非常低配的抗生素,也会面临这种“神药”仅能保存半天时间的问题。

  给人用都尚且困难,更遑论要用在养殖业上了。

  虽然规模化养鸡遇到了困难,但在如何吃鸡上,中国古代也称得上是一骑绝尘。

  现代有人曾经问过,古代的帝王能够抵抗炸鸡的诱惑吗?

  事实上,如果你神神秘秘的把炸鸡作为底牌献给皇帝的话,唐代以后的皇帝多半会以为你是个傻子。

  比如唐朝人就会将整鸡用麻线固定好,先用白水煮熟,再放入碗中加香辛料蒸透,最终投入菜籽油当中炸制,最终以花椒盐佐食,谓之葫芦鸡。

  这种做法比炸鸡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大概也就是蛋清面粉混合挂浆后炸得酥脆的外壳能让古人惊讶一下——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另外,鸡肉在古代的价格并不算贵。

  汉朝从武帝起重视军队建设,虽然普通百姓宰鸡为食会稍显困难,但从汉居延简来看,完整的汉朝军队伙食包括谷物、整鸡、盐、蔬菜和酒,基本保证可以全年有肉。

  西汉军队充足丰富的食物供应远胜于只有冬天能吃肉的匈奴,从而打出了一汉当五胡的战绩,也迅速打空了西汉的国库。

  宋代经济发达,吃鸡肉变得更加容易,普通人的三日工钱就能买一只大公鸡,陆游写的诗就是最好的佐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这算是宋代的自耕农或小地主过年的标准配置。

  至于带明就更不用说了,普通人一日的工钱就足够买一只鸡或者两只鸭,日常吃肉更显从容。

  当然以上的论述仅限于古代太平时节,若是遇上乱世就别惦记过年吃肉了,先考虑怎么活下来跟其他争一碗腊八粥过年才是正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